- MORE 產品快速導航
最近,隨著“十二五規劃”的順利確定,在多方預測中顯示:該規劃將會以產業升級及發展戰略性新興、產業區域發展和城鎮化為兩大主題,根據我國的國情,在這未來5年里面,政府或將設定單位GDP能耗再下降20%的節能目標。同時,基于在哥本哈根會議上,溫家寶總理向全世界承諾中國2020年實現單位GDP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0%-45%的承諾,我國可能也會制定碳排放中期目標。
那么安防企業們在“十二五”規劃里面,會發現哪些商機呢?下面筆者將從以下幾個行業為大家做簡單介紹。
隨著國家未來城市化進程的需要,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,建筑智能化系土木工程的一大方向。這里面,安防企業可以為其配置智能化控制系統,在大樓運行過程中,對空調、照明等能耗大、能源消耗不易察覺的設備進行調控。智能化技術作為一種手段.通過給建筑物賦予智慧和控制功能,在實現以人為本的前提下達到有效調配、管理和控制資源、節約能源以及保護環境。
總的來說,一幢優秀的智能建筑能給人們提供一個舒適良好的環境,使人們能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;能對自然或人為災難的預防和控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,以確保生命和財產的安全;能對大樓內的機電設備提供實時的監測和控制,以提高設備的運營能力和降低能耗。安防子系統作為智能建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人們將對其資源控制和能源節約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,這也給安防行業帶來了商機。
目前安防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主要集中于企業污染源監控。但是,目前絕大部分環保監測系統僅僅實現了數據監測功能,如實時采集和監測排污點的二氧化硫排放量、化學需氧量等;然而,由于沒有實現圖像監控功能,并不能直觀的看到排污點實際圖像。因此,建立以各級環保部門為中心、相關排污企業為分支點的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勢在必行。
在國家的4萬億投資里面,有2100億用于環境保護。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和安防技術的日漸成熟,安防技術也會逐漸滲透環保行業的各個領域,由較窄領域監測向全方位領域監測的方向發展,比如自然保護區、森林防火、濕地監控等,這既給安防行業帶來了機遇,也提出了挑戰。
節能減排除了是要降低當前所用能源的能耗之外,開發和使用新能源也是 “十二五”規劃里面的一個重點。在"十二五"能源規劃中,天然氣、核電、水電等傳統能源中的清潔能源將成為主要受益方向,其中天然氣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;中長期看,風電、太陽能、生物質能將在智能電網得到發展后獲得長足進展。
2009年11月30日,徐州首個“風光組合”路況監視系統亮相。該系統處于典型的“荒山野嶺”,傳統電力監控系統在安裝上存在一定的難度,因此徐州首個“風光組合”路況監視系統的上馬可以稱得上是臨危受命。據了解,這套系統主要由太陽能、風能供電系統和監控系統兩部分組成,能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保證電力供應,每年可節省電費3萬多元。盡管該套系統的運行效果并不盡人意,不過,從相關廠家的產品應用看來,安防節能技術已不是難題。
從整體上來講,風光供電技術順應了全球范圍內的產品節能減排發展趨勢。從現在一些實際應用案例來看,在森林、草原防火監控、高速公路道路監控、GSM基站監控、沙漠油田等荒原地區的監控方面,利用風光等新能源供電方式更為節省成本、方便快捷,應用前景非常廣闊。
國家政策推動才是最有利機遇
目前,“十二五規劃”已經提交給各政府部門審議定奪,據筆者預測,將在最近幾天正式公布。而隨著節能型經濟的到來,以及國家對產業升級的舉動,相關的“節能減排”項目必定能夠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。
如何順應時代的步伐,把安防產品納入節能管理的范疇,是我們每個安防人的責任,安防產品節能化發展不僅不會造成成本的上揚,更可能引發安防產業的再一次的革命,從單純性的監控、報警、門禁一卡通各自獨立的應用,到進入綜合安保型的安防產業信息化、多元化發展,其市場蘊藏著潛力巨大商機,打破安防傳統安防產品各自獨樹一幟的局面,整合產品的功能性應用,是未來發展的趨勢。